【检察为民办实事·典型案例】系列宣传报道之十五:兰州市院:创新机制 打造平台 推进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发展-兰州市人民检察院 best365网页版登录_365彩票软件app下载_体育比分365最新版app下载

<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您所在位置: 首页 > 政法队伍教育整顿 > 正文
        政法队伍教育整顿

        【检察为民办实事·典型案例】系列宣传报道之十五:兰州市院:创新机制 打造平台 推进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发展

        时间:2021-09-18 10:14:37 来源:   点击数:

        兰州市院第七检察部在工作中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将未成年人检察职能与“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相结合,以“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为牵引,把握办案规律,既有力惩治犯罪,又有效预防犯罪。对涉案罪错未成年人,贯彻好“教育、感化、挽救”的办案理念,落实好“少捕、慎诉、少监禁”的要求。

        一、聚焦未检职能抓办案,落实未成年人检察特殊政策

        在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第七检察部以落实未检职能,提升案件质量为抓手,积极探索创新工作思路,最大限度教育挽救涉罪未成年人,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一是聚焦主业,强化业务督导,提升未检工作质效。我们通过案件质量评查,案件同步审查等制度,着力落实 “少捕、慎诉、少监禁”的工作理念,提升全市案件质量。近两年全市未检业务数据排名全省前列。

        二是对不捕不诉涉罪未成年人我们加强精准化帮教,全面提升挽救效果。对于涉罪未成年人出现的心理问题,我们及时安排专业人员开展心理疏导与干预。如七部办理的魏某某强奸案,我们邀请心理专家第一时间对受害人(小学在校生)进行心理疏导。在案件办理中,我们为受害人申请了司法救助金。在开学前,为加强对受害人的保护,通过与教育局协调,为受害人联系转学事宜。

        三是积极推进被害人“一站式”工作机制,努力做到双向保护。我们在积极保障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权利的同时,认真开展未成年人被害人保护工作,力求做到双向保护。在“一站式”询问中,通过引导侦查,邀请心理咨询师适时介入进行心理疏导,协调医院开辟身心治疗绿色通道等,进一步提高调查取证和案件办理效率,避免办案中“二次伤害”。

        四是推进未检业务统一集中办理,强化未成年人综合保护。我们严格落实《甘肃省检察机关开展未成年人检察业务统一集中办理工作方案》要求,结合本地区工作实际,制定兰州市未成年人检察业务统一集中办理工作方案,加强与案管、技术部门联系,做好应用系统内后台配置。在涉未成年人民事行政检察方面,重点结合办案开展监护侵害和监护缺失监督工作。在七部办理的陶某某故意杀人案,办案中发现本案系家庭矛盾引发,被告人还有一未成年人子女,为加强对涉案未成年人的保护,我们积极协调市法援中心、榆中县院对该未成年人进行监护变更、司法救助、民事权益保护等工作。

        二、打造青少年法治教育心理干预基地,强化未成年人犯罪预防

        兰州市人民检察院投资400余万元,建成了面积约为650平方米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心理干预基地”,基地由“法治教育”区、“心理干预”区两部分构成,包括“人生边界线”“法治VR体验”“法规查询”“模拟法庭”“法律知识竞赛”等20个功能区域。该基地改变传统的课堂说教模式,利用智能机器人、3DVR 全景沉浸式体验系统、裸眼4D投影、体感互动等技术,给青少年以强烈的视觉体验,全面提升法治宣传效果。

        基地投入运行以来,在服务办案,法治宣传、临界预防发挥了积极作用。兰州市两级院在未成年人案件办理中,根据案件实际,对未成年受害人和涉罪未成年人进行心理干预、矫治。同时依托基地进一步深化检校合作,常态化推进“法治进校园”巡讲活动,采用多种形式向未成年人及其家长、学校宣传介绍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截止目前,全市检察机关依托该基地进行宪法、法制史、安全法律常识等的宣传和刑事违法犯罪、维护未成年人权益的法治教育30次,对未成年受害人和涉罪未成年人进行心理干预、矫治10次,对涉罪未成年人、受害人及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违法未成年人父母进行亲职教育6次,接待了20所学校的800名中小学生及老师参观体验,其实践作用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

        三、以“未成年人司法服务中心”为抓手,强化涉罪未成年人综合保护

        兰州市人民检察院根据本地区实际,多方调研、走访、协商,与团市委共同成立了“未成年人司法社会服务中心”。该中心以“秉承社工理念,体现人文关怀,服务青少年,营造和谐社会”为宗旨,以市级未成年人司法保护机构为依托,有效整合了司法机关及教育、文化、卫生等众多未成年人保护职能部门的资源,引入专业社工组织,与相关部门会签了《在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中合适成年人到场制度》《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进行社会调查的实施办法(试行)》以及有关心理测评与干预、考察帮教等方面的制度,为涉案未成年人提供合适成年人到场、社会调查、观护帮教等特殊诉讼程序保障,也为涉罪未成年人及未成年被害人在心理疏导、就学就业帮扶、经济救助等方面提供了全面、综合、有效的司法保护。“中心”成立以来,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新区法院等单位已从“合适成年人库”中选派人员参与司法活动,兰州市各县区院正在依托兰州市院的“未成年人司法社会服务中心”,积极探索建立本地区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社会服务机构,推动未成年人司法社工队伍建设,逐步实现“专业化保护、社会化支持”的目的。

        四、“互联网+未检”模式,落实侵害未成年人强制报告制度

        为最大限度地为未成年人提供司法保护,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落实侵害未成年人强制报告制度。兰州市人民检察院通过与专业互联网公司合作,建立快速有效的“码”上报告平台,以海报二维码、小程序和微信公众号内挂接等方式,更精准更及时更便捷地帮助当事人和其监护人、教育从业者、医疗从业者、旅店宾馆从业者及其他人员(村委会、居委会、儿童福利机构等)向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履行报告义务。兰州市人民检察院已牵头与教育、公安、民政等相关职能部门举行联席会,并拟定了《关于落实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利用网络平台报案的工作指引(试行)》,明确了各单位职责分工、操作规范,该“指引”目前已会签完成,平台已正式运行。

        “码”上报告平台投入使用后,将有助于发现未成年人遭受侵害的线索,及时完善固定证据,有效惩治违法犯罪,将不法伤害程度降到最低。同时,平台有利于及时排除隐患,堵塞管理漏洞,促进未成年人保护社会治理。通过“码”上报告平台将有促进各部门资源和力量的整合,形成部门联动、衔接有序的未成年人保护良好局面。

        下一步,第七检察部党支部要发挥自身优势,将“未检职能”与“为民服务”相结合,畅通与群众交流交融、互帮互助的渠道,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主动服务群众,扎扎实实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


        来源 | 市院第七检察部